再生铜冶炼设备在处理成分复杂、难以直接利用的废料时发挥着关键作用,其生产核心工艺与传统原生铜冶炼后段流程相似。
第一步:预处理与配料。此步骤直接影响后续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。先对大型废件进行人工或机械拆解,分离非铜部件;再利用破碎机等设备破碎废料,通过磁选、风选、涡流分选实现富集;最后将分选后的碎料压实,方便入炉,减少熔化过程中的氧化和金属损失,相关设备协同保障此环节顺利进行。

第二步:火法冶炼。预处理后的废料借助特定冶炼设备送入冶金炉熔炼,去除大部分杂质,产出粗铜或黑铜(含铜约80 - 95%)。常用炉型如阳极炉,能处理高品位废杂铜,兼具熔化和精炼功能;倾动炉/反射炉是处理低品位废杂铜的主流,通过设备内反应使杂质氧化进入炉渣或回收。
第三步:浇铸阳极板。火法精炼后的合格铜液(品位提升至99.2% - 99.5%)经浇铸设备浇铸成阳极板,为电解精炼做准备。
第四步:电解精炼。借助电解设备,将阳极板和纯铜始极片放入电解槽,通电后实现铜与杂质的分离,获得高纯度阴极铜(>99.95%)。
第五步:后续处理。产出的阴极铜通过相关设备处理后,可直接销售,也能熔化浇铸成铜材。
在整个再生铜冶炼过程中,再生铜冶炼设备不仅要保障生产,还需重视环保。烟气处理设备要处理含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烟气,确保达标排放;炉渣处理设备对含少量铜的炉渣进行回收处理,剩余用于建材;废水处理设备使电解车间废水经中和处理后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