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电解槽是铅电解精炼的核心设备,通过电解过程将粗铅中的杂质(如锌、铜、银等)分离,产出高纯度铅(通常含铅量>99.99%)。其构造包括槽体、电极(阳极和阴极)、电解液循环系统、电源系统及辅助部件(如导电棒、溢流管等)。
一、材料准备
1.槽体材料:常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内衬为防腐材料,如沥青胶泥、PVC软塑料板;
2.电极材料:阳极通常为粗铅或者铅合金,阴极为纯铅薄片。阴极箱采用低碳钢制作,网袋使用镀锌铁丝,需要保证导电面积和结构强度。
3.其他部件:导电棒、紧固件等都选用耐腐蚀材料,比如不锈钢、高强度合金钢。
二、加工与成型
1.槽体制作:钢筋混凝土槽体需按设计尺寸浇筑,壁厚80-120mm,预留一六管孔和导电棒边沿。内衬防腐层施工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,确保焊缝严密,无气孔。
2.电极加工:阴极箱制作包括外壳、网袋和导电板的组装,网袋孔眼间距均匀,焊接采用氧炔焰,避免并联式焊接以减少误差。阳极需进行表面处理,确保与电解液接触良好。
3.部件组装:槽体组装需检查支腿水平度,使用水平管确保四角在同一平面。极板粘贴、垫片打孔、隔膜裁圆等步骤需精细操作,确保极板间距均匀,隔膜无褶皱。
三、组装与调试
1.极板组装:按照设计数量叠加极板,使用定位杆确保垂直度,插入4个绝缘套调节垂直度。
2.紧固与密封:丝杠紧固采用液压扳手,分阶段循环拉紧,确保螺母达到预定力度。
槽体与盖板、电极与导电棒的密封需采用耐腐蚀密封材料,防止电解液泄露。
3.系统调试:连接电源系统,进行空载和负载试车,监测电流分布、槽电压和温度均匀性。调整电解液循环系统,确保流速和温度符合工艺要求(通常控制在40-50℃)。
铅电解槽的制造工艺正朝着高效节能、环保方向发展,结合新材料与智能控制技术,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铅冶炼行业的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。